圖為:關員在南傘口岸對邊民互市申報出口貨物進行查驗 楊昉/攝
南傘口岸位于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與緬甸山水相連,歷史上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之一。近年來,隨著口岸建設的不斷完善,跨境貿易持續向好,這座邊陲小城正涌動著開放發展的新活力。
連日來,南傘口岸龍潭壩(125)查驗貨場內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輛輛滿載茶葉、礦產品的貨車整齊排列,在完成海關監管查驗后有序通關入境,從進場到離場僅需數分鐘。
南傘口岸龍潭壩(125)監管作業場所于2024年底完成“兩場合一”建設,實現了一般貿易監管場所和邊民互市監管場所一體管理,不同貿易渠道進出口貨物同場監管,并同步部署上線了“智慧物流2.0”系統,海關監管能力和口岸貨運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形成“多貿合一”集約化、智慧化管理,有力促進了一般貿易和邊民互市貿易深度融合發展。
“南傘口岸龍潭壩(125)監管作業場所投入使用以后,實現了集約化管理,場所面積和車輛停放數量均大幅增加,有效提升了貨物流通速度,為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上半年公司的外貿業務比2024年全年還翻了一倍多。”鎮康縣誠盛外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茂強說。
為保障口岸貨運暢通,推動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南傘海關持續深入推進智慧海關建設和“智關強國”行動,聚焦堵點難點,以“監管精準化、通關高效化、服務便利化”為核心,在提升口岸查驗基礎設施水平的基礎上,建立“多貿合一”智慧卡口、全流程可視化監控系統,持續優化監管方式和通關流程。同時,疊加運用“智能關鎖+物理圍網+電子圍網+智能卡口”監管模式,實現了全鏈條監管與快速通關的有機統一。
南傘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南傘口岸進出口貨運量28.71萬噸、貨值4.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2%和178%,外貿呈現向好態勢。 (楊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