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關員對跨境電商倉儲企業開展巡查 保障TFS天府國際保稅商業中心試運營
近年來,四川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從無到有”實現了較快發展,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也為四川外貿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對四川外貿的影響,成都海關推出了促進外貿保穩提質13條措施,其中明確提出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包括:持續推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方式在四川全面落地,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利用中歐班列拓展海外市場,助力海外倉建設。完善關地聯合監管機制,持續擴大通關一體化適用范圍,規范轉關運輸管理方式,進一步支持、促進市場采購貿易健康發展等。
5月20日,全國首個大型海外消費體驗中心項目—TFS天府國際保稅商業中心在成都總部經濟區試運營。“公司此前主營的是海外免稅店項目,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線下展示體驗新業態尚未涉足,特別是我們經營商品種類達上萬項,在試運營前對商品精準地歸類和申報等工作對我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項目負責人仲博笙介紹,TFS約30%的商品采取“線下展示+快速配送”模式,天府新區海關提前介入指導企業熟悉操作規范,盡力壓縮貨物通關時間,為下一步正式營業注入了信心,雖然試運營期間采用預約制,但消費者熱情不減,不到半個月時間已經預約了1萬多單。
不僅如此,跨境電商相關的海外倉和物流分撥中心建設也發展迅速。據成都海關統計,截至今年5月,共有36家企業、44個海外倉在成都海關備案,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我們持續擴大通關一體化適用范圍,在支持跨境電商企業發展的同時,充分依托綜保區開放平臺支持保稅物流中心豐富保稅業態,支持企業建設大型物流分撥中心。”成都海關所屬錦城海關副關長鄧鵬說。
5月23日,隨著首期1600平米的成都分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莫仕(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分撥中心經理毛衛東久懸的心終于放下來。毛衛東表示,依托于綜保區的平臺優勢和海關政策支持,新的成都分撥中心可以更好地服務和帶動西南、華南、華中片區近百家客戶,物流成本也將有效降低,平均物流時長預計減少3天以上。
與此同時,市場采購貿易同樣發展迅速。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5月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申報報關單1384票、貨值5.89億元,同比增長3.54倍、5.33倍,環比增長2.24倍、1.85倍。
市場采購貿易增長的背后,離不開成都國際鐵路港在貿易便利化、監管制度創新等方面的先行先試。“自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以來,成都海關積極支持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促進該項業務快速發展,為四川小微企業開拓外貿市場提供了新方式。”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副關長顏毅介紹。
據悉,青白江海關通過搭建同地方政府部門的協作配合機制,穩步推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適用“轉關+一體化”通關模式,大幅提升通關效率,助力中小微企業進一步拓出口、穩外貿。支持地方政府通過“市場采購+各市州生產基地”的方式擴大輻射面,目前已吸引除成都以外的6個市州參與合作。(胡學言、馬強、許暉月/文)
